经济日报:改革增活力 调整促发展

2025-08-26 14:43:17 来源: 分类:休闲

时间:2012-05-07  原文作者:李予阳
 
——访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国企改革是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如何评价国企改革的日报成就?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认为,国企改革是改革世界性的难题,没有成功的增活整促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的力调国企改革从思路、方针、发展措施都是经济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取得了巨大成就,日报成绩来之不易。改革国有企业的增活整促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成为独立的力调市场主体。

“在3年改革脱困之前,发展国有企业还是经济国家经济的包袱和社会稳定的隐患。而现在,日报国有企业是改革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的、稳定的因素。”邵宁认为,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在短短十几年中发生,关键是靠改革。

通过“抓大放小”,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领域,国有经济实施了大规模的主动退出,由此完全改变并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疏通了退出的通道,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发挥作用,大量困难国有企业退出市场。2003年国资委成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初步建立,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国企活力、竞争力不断增强。1998年,全国国有企业的利润是520亿元,2007年,仅中央企业实现的利润就超过1万亿元。

“经过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小企业层面基本没有国有企业了,下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邵宁表示。

邵宁表示,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如在电价倒挂的时期,真正持续保量发电的主要是国有企业;二是在大企业层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在军工、航天航空、石油勘探、通信等领域,规模经济要求很高,需要由大企业支撑。比如大飞机的研制,技术要求高、投资大、风险大,大企业更有实力来承担。

当前,国企改革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依然很重,厂办大集体等一些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几年我国将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与此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则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对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经过多年改革,目前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互补性已经显现。”邵宁认为,把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发展人为地对立起来,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最重要。”邵宁强调,大型国有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都是国家产业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互不矛盾。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继续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本文章摘自5月7日《经济日报》)

更多资讯请点击:休闲

推荐资讯

轻奢新中式,或将引领实木家具市场!

轻奢主义的特点是能承接一线品牌的特色,自身极具设计感和独特性,但又兼顾消费者较为年轻、多变的心态,定价也比较低,尤其是针对年轻消费者来说,在经济条件尚未成熟之前就能提前达成心愿。“轻奢主义”的消费观念

山东能源鲍店煤矿:安康杯赛场“磨刀”一线“亮剑”

“为备战这次‘安康杯’岗位技能比赛,我们下了不少苦功,每天练技能、互交流,感觉今年成绩错不了,就盼着总成绩排名公布那天呢!”近日,鲍店煤矿安全监察处生态

宁波城市消费环境调查显示:商品质量和价格透明度亟待优化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记者近日从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今年“3•15”期间,宁波市消保委开展了宁波城市消费环境调查。据了解,此次调查于3月5日至3月31日进行,通过线